2014-11-08 11:58:3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5次
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的陈绍良教授在2014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大会的“最新揭晓临床研究”专场上发布了DKCRUSH-Ⅵ的研究结果,之后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DKCRUSH-Ⅵ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比较应用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脉造影引导必要时分支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效果。研究提示,与单纯造影引导相比,FFR引导应用必要时分支支架术处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1年随访的MACE没有差异。
TCT大会主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脏研究基金会的Gregg W. Stone教授认为,这是首个比较FFR和造影引导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前瞻性随机研究,入选的都是高危的分叉病变。结果显示应用FFR引导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为其压力导丝检查的成功率约为90%。两组分支尝试置入支架但最终成功率较低的原因推测与入选病变复杂程度高有关。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的WilliamF.Fearon教授认为,FFR引导减少了分支的干预程度,无论是对吻扩张还是支架置入比例;与造影引导相比,虽然FFR引导组随访时分支的再狭窄率较高,但远端主支的再狭窄率却较低,而主干血管是更应该被关注的。
但美国华盛顿医疗中心Ron Waksman教授却指出,鉴于该研究显示常规应用FFR引导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考虑到性价比,也许不应再在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使用FFR来引导分支是否需要干预,单纯凭影像学标准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