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7 23:01: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2次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25 岁,5 年前因“反复心悸、晕厥1年”就诊。
当时患者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在意识丧失,伴手足抽搐,当地诊断为“癫痫”,治疗无明显效果。某次发作时外院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异常发现,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入院行12 导联心电图提示V1~V2导联穹窿型ST 段抬高(图1)。
图1 入院心电图
【治疗过程】
先与患者沟通后植入单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但术后多于劳累、感冒后出现ICD 放电治疗,最多8次/天。患者因为多次接受shock 治疗还出现了厌世、抑郁等心理问题。遂决定给予射频消融导管治疗。消融策略参考Nademanee 的方案,常规心包穿刺后行双心室心外膜激动标测及电压标测。
标测结果提示心外膜激动左边早,右边晚,电压图显示右心室心外膜存在低电压区,左心室不存在。与Nademanee报道的不同,我们的标测发现右心室流出道(RVOT)前壁心外膜电位碎裂、但振幅不低,右心室前壁晚电位广泛而且延迟明显,甚至晚于T 波的后半部(图2)。
图2 右心室心外膜标测可见广泛的晚电位
以冷盐水灌注大头(40W,44 ℃)在心外膜碎裂电位,晚电位,低电压区处进行消融,消融终点是消融处的碎裂电位、晚电位消失。术后心电图提示右胸导联ST 段抬高消失,随访近半年无室颤和ICD放电。
【讨论】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1+1/5”公式:“1”指患者必须有心电图Ⅰ型Brugada波。“1/5”指除上外,还具有下列5个中的一个标准:①室颤或多形性室速;②晕厥或夜间极度呼吸困难;③心脏电生理检查阳性;④家族成员45 岁以下猝死;⑤家族成员存在Ⅰ型Brugada波。结合这一标准,考虑患者Brugada综合征。
传统观念认为该病是离子通道异常引起的心肌细胞复极异常。但从现在的标测和消融的结果来看,心外膜的晚电位和碎裂电位则意味着也存在除极的异常,这也对Brugada 综合征发病机制做出了新的挑战,有待于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明确。
该病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室颤发生,降低猝死率。目前相对有效的药物主要有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和西洛他唑三种药物,但远期疗效不明显。此外除了ICD植入外,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别是心外膜消融近来较热。
Haissaguerre 等报道的3 例Brugada综合征的射频导管消融,随访(7±6)个月无室颤、晕厥和心脏猝死。Nademanee报道9例右室流出道心外膜碎裂电位消融来预防Brugada综合征室颤的发生,疗效也较为显著。本病例也显示,采用心外膜标测消融,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