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1 23:56:2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4次
美国肯塔基州格拉斯哥的心脏病专家Melissa Walton-Shirley可谓临床经验丰富,什么阵仗都见过。近日她现身说法讲述了使用抗生素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她强调,使用抗生素时,除了对耐药关注外,还要提防其中的心血管风险。
存在潜在心律失常风险的抗生素
Melissa介绍说,最常见的引起猝死和致命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抗生素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通过影响钾离子通道的功能引起QT间期延长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克拉霉素等都曾有过报道。此外,不同给药途径影响不同,如静脉注射红霉素会使QT间期增加46 ms以上,而口服只增加14 ms。
Melissa还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位肺静脉隔离手术后的男性患者,因为支气管炎应用了大环内酯类后,老觉得心慌,结果一查,提示异位性房性心动过速。Melissa表示,这并非偶然,她每年都会接到几次这样的患者来电。
氟喹诺酮类可通过阻滞心脏电压门控的钾离子通道,特别是通过阻滞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快速元件(IKr)延长QT间期。因此,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也可能增加易患个体的心律失常风险。
谁服了抗生素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有回顾性分析显示,70%以上抗生素相关心律失常患者具有两个及以上TdP风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心动过缓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Melissa提醒,女性和左心室肥大也是其中的特殊危险因素。而且这些危险因素也是相互叠加的。
近半数抗生素诱发的QT间期延长被认为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其中主要是抗生素与胺碘酮或安定类药物的作用。Melissa的一位药理学家朋友就表示,作为药剂师,要小心那些机制上能够延长QT间期的药物的联用。
比如一次使用抗真菌药物的经历就让Melissa记忆犹新。当时那位患者在使用胺碘酮,在加用伊曲康唑一周后QT间期从430 ms增加至800 ms。
一谈到药物相互作用,Melissa就刹不住了,还跑题聊了一下磺胺类药物导致服用华法林患者INR升高的一则病例。“那个时候,我们能做到只能是祈求上帝,或者检查处方检测INR水平了。”
之后,替卡西林又在Melissa大脑中蹦出来。25年前同名同姓的18岁和82岁的两位女性患者差点搞出乌龙,亏得Melissa细心,发现年轻患者血钾偏低,才救治下来。她认为,是替卡西林导致了患者的钾丢失。
就钾丢失,Melissa指出多非利特易致血钾降低,如果给患者加用其他药物要小心,比如甲氧苄氨嘧啶与红霉素就在多非利特的禁忌之列。
除了这些“后天”的因素,Melissa还提醒不要忘记先天性QT延长的患者。她表示,如果这些患者能用阿莫西林解决问题就可长出一口气了。因为有研究显示,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比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增加2.5倍。
来源:Medscape网站,原文题目“Melissa Walton-Shirley. Cardiologists and Antibiotics: At Odds at Best.”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