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16:34:5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3次
高润霖院士认为,“心血管领域的一流研究中心应该是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既能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又能通过转化医学尽快投入到临床使用,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为心血管病的诊疗和预防工作做出贡献,同时培养出高水平人才。”
高润霖院士指出,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中心水平的标准之一,一流研究中心还要求具备一定规模。
除此之外,成为一流研究中心的其他要素包括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数字化管理、推动医疗改革,其中人才是第一要素。
应用基础研究的选题多来自临床,产出研究成果后要通过转化医学途径进入临床应用,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同时培养出人才。目前多数医院都实行数字化管理,但多是为了行政管理需要。
数字化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这对临床研究意义重大。
高院士说,从阜外医院的发展来看,医院的基础研究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临床工作相比还是相对薄弱。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建立后,对阜外医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支持,医院科研条件目前已明显改善,有利于引进国内外人才把科研工作做得更好。
前面提到,医院要有一定规模才能做出高质量研究。阜外医院每年实施心脏外科手术≥1万例,2014年实施冠心病介入手术≥1.2万例,积累了庞大的数据库,每年根据本院数据库能总结出的经验对学界甚至国家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目前杨跃进副院长正在主持急性心肌梗死注册项目,数据库建成后将会为国家心血管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高院士认为,对医生个人来讲,无论在哪一级医院工作,都应该适当做一些研究工作。
基层医院医生至少可以做回顾性病例分析,通过病例来总结经验,对自身和同行都是有帮助的。高年资医生应该争取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和基础研究。
在研究型医院如阜外医院,应该致力于培养医生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使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这是大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既需要基础研究创造新的理论和思路,又需要真正把临床和基础结合起来、能够很快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医生科学家。
作为一名医生,掌握一些研究技术和思路本身就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科研和临床不是对立的。高院士特别强调,并非只有大医院里的教授才能做科研,每个临床医生都应该有科研意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