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9 20:40:4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左室大小正常,以舒张功能受损为主。”阜外医院冯新星和陈燕燕在本刊发表综述指出。
作者认为,有明确的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可能引起心肌病变的疾病后,若出现明确的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就应考虑糖尿病心肌病。
具体到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作者认为,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是主要原因。具体包括:高血糖、脂毒性作用高胰岛素血症、钙稳态破坏和线粒体功能异常等。近些年,脂肪因子,如脂联素、瘦素等也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变。
但是,虽然已经证实多个因素、多个环节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但实际上在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似乎在临床方面进展不大。已有研究发现,将血糖控制到最佳可减轻舒张功能不全。ACEI和ARB类药物也可缓解舒张功能不全。
在糖尿病心肌病的认识方面,似乎能量代谢越来越收到重视。
早在2004年,Van等提出心脏代谢重构的概念。提出心肌细胞糖类和脂类物质代谢紊乱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在这一领域,还有一种说法,叫“胰岛素抵抗心肌病”,这是Ronald在2008年提出来的一种说法。
这是指在缺血缺氧或左心室负荷增加时,葡萄糖摄取应当是增加的,但当导致心衰的因素进一步加重时,心肌能量代谢功能失代偿,葡萄糖的摄取率逐渐下降,使心肌出现能量缺乏,导致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
2007年,Stefan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称衰竭的心脏是一台缺乏燃料的发动机。把衰竭的心脏犹如一匹虚弱且疲惫的马,若能给予其足够的营养,便能恢复其精力,并能长期工作,即使工作水平有所降低。
看来,能量代谢是糖尿病心肌病的一个突破口。
来源:冯新星, 陈燕燕. 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5;30(1):87-89.
转载请标明: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