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2 19:07:1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3次
目前有“拖延症”的人越来越多,这可能和当代社会压力过大有关,每个个体都会感觉不堪重负,所以都有逃避的渴望。但最近一项研究为拖延症又扣上一顶新帽子。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魁一项研究发现:与很快就能做出决定的人相比,爱拖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
这是因为当他们最终要做出判断时,心脏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就会让他们心力交瘁。这项研究首次表明拖延是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因素,这一结论有望改变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根据百度的词条,拖延症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这可能就是拖延带来心脏病的原因吧。
要注意,有些拖延症是一种病,有些人永远不懂分辨事务的缓急、不会有效管理时间、不知如何处理家务和财务,永远拖拉、迟到、不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还难以注意细节,不能长时间维持注意力,避免或讨厌需集中精神的任务,非常容易分心,丢三落四等等。
如果你的“拖延症”已经不只是意志力的问题,并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那么就应该向专业医生求助,需要系统的药物治疗才能解决。
在研究中,980名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份匿名的在线调查问卷,然后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另一组参与者未患有这些疾病。
问卷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组参与者更有可能同意“我经常说我明天就会做这件事”的陈述句。此外,第一组参与者也承认,他们更有可能对自己说:“在完成一些有最后期限的任务时,我常会浪费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
从总体上来看,拖延行为与适应不良的应对行为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相关关系,而后者会导致对心脏施加压力。
研究者认为:自我批判和回避式的应对方式会加重人们所承担的压力水平。这种人格特质有助于医务工作者辨别存在这种想法的病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此外,患有心脏病也会导致患者的拖延行为,因为他们在疾病管理的健康行为方面存在着困难。
现在评价一下自己的拖延程度吧
以下测试摘自皮尔斯·斯蒂尔《拖延心理学2》一书,这份量表是其根据上万名被试者情况编制的。在全世界的拖延排行榜上,你的非理性推迟水平严重到了神马程度?
将以下9道题的分数相加,即为拖延测试的总分数。
测试
1. 我将任务推迟到了不合理的程度。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1分);
“我很少这样”(2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4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5分)
2.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我觉得需要做,就会立即去做。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5分);
“我很少这样”(4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2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1分)
3. 我经常为没有早些着手而后悔。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1分);
“我很少这样”(2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4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5分)
4. 我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经常拖延,尽管明知道不应该这么做。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1分);
“我很少这样”(2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4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5分)
5. 如果有我应该做的事情,我就会先做完它,再去做那些次要的。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5分);
“我很少这样”(4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2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1分)
6. 我拖得太久,这令我的健康和效率都受到了不必要的影响。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1分);
“我很少这样”(2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4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5分)
7. 总是到了最后,我才发现我其实可以把时间用在更好的地方。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1分);
“我很少这样”(2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4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5分)
8. 我很妥善地安排我的时间。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5分);
“我很少这样”(4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2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1分)
9. 在本该做某件事的时候,我却会去做别的事情。
“我不会或极少这样”(1分);
“我很少这样”(2分);
“我有时这样”(3分);
“我时常这样”(4分);
“我就是或总是这样”(5分)
拖延测试结果分析
得分得分在人群中的位置对你的评价
19分及以下最低的10% “要紧的事先做”是你的座右铭
20~23分最低的10%~25%
24~31分中间(50%)位置平均水平的拖延者
32~36分最高的10%~25%
37分及以上最高的10% “明天吧”是你的口头禅
你得了多少分?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