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4 20:18:4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0次
胡大一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得很好,通过检查没有发现症状,但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医生不相信。
后来,这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响。
看来,听懂支架的“叹息”,并非易事。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永远不会相信患者的说法。
其实,道理很简单: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最有发言权。不是因为医生认为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了。
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换位思考。
医生在观察,病人在体验,一个“站在床旁”,一个“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
多年前,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术,胃全部切除。在弥留之际,他浑身插满管子,不能进食。
他告诉同事,自己做了一辈子胃癌手术,原以为切得越干净越好,此时才明白病人有多么痛苦。对于晚期胃癌病人来说,哪怕保留一点点胃,生活质量也会高得多。
从病本位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生理指标正常,就是健康的。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生命。
从人本位医学的角度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医生必须高度关注病人,尊重病人的感受,而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
近年来,很多医疗纠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手术完成后,患者主观感受很不好,而医学检查未见异常,医生认为很成功。
事实上,客观指标并不能完全替代主观感受。很多医生只是一门心思治病,并且认为治疗必然有痛苦,病人就该忍受。事实上,有的痛苦是病人无法忍受的,这就直接导致病人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
由于缺乏共同的判断标准,医患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
美国社会学家Jimmie Holland认为,医者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
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
来源:人民日报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