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1 22:37:1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8次
近期,我国医疗费用增长预测及治理研究公布了其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政府财政少投入1元钱,医院将不得不多获取4~5元医疗收入。
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战略科学家郝模教授认为,这就是“浪费型补偿机制”,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关键所在。
2020年不合理性业务收入预计近7000亿元
研究发现,在剔除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人口数据和结构变化、健康状况等合理性因素影响外,如果假设1991年非合理性业务收入为0,则预计2015年该指标将达到2699亿元,2020年为6909亿元,即医疗机构“多开药、多做检查的”浪费行为存在,且日益严重。
“对医疗机构而言,犹如企业的利税和产值的关系一样,财政投入相当于净收入,服务收费相当于毛收入。”郝模说,按项目服务方式,医疗服务净收入和毛收入之间关系是1:4~1:5,“这意味着政府财政少投入1元钱,医疗机构将不得不多获取4~5元医疗收入。”
“随着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既定医疗保障水平之下,百姓感受的是医疗费用负担的加重,这也是百姓‘看病贵’呼声增加的原因所在。”
该研究团队今年发表一篇名为“补偿机制不变,现有医改措施将事倍功半”的文章。
文章指出,目前医疗费用是“按项目支付”,就是做一种检查或处方,医院会得到一定收入的做法。
但在政府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医院迫于创收压力,就会有明显的逐利行为。必然发生“看病贵、以药养医”等系列问题,以药养医、医患矛盾、公益性缺失等众多问题,也来源于此。这就是浪费型补偿机制。
文章认为, “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没有抓住补偿机制改革的核心,因为“破除以药养医”等措施只是治标措施。补偿机制的核心未改,其他的治标措施就缺乏前提,必然徒劳而归。
该研究团队在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预测,如果调整收费标准,通过提高业务收入含金量,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净收入,必然1:4降低业务收入增长。
就医公平性日益恶化
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王颖副教授解释,在现有医疗卫生政策下,2015年人均医疗费用将较1991年定基增长45.57~52.7倍,而2020年人均医疗费用增长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增长1.83~2.3倍。
研究显示,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1991年为4.10%,2013年达到了5.57%,已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左右的适宜标准。而在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下,预计2015年将达到5.72%,2020年达到6.19%。
以“卫生总费用中个人现金支出比例”作为百姓医疗费用负担的相关指标,该指标从1991年的37.5%,飙升到2001年的近60%,2013年该指标下降为33.9%,略超过30%的世界公认水平。在不改变现有各类政策的情况下,预计2015年和2020年,该水平将分别达到33.21%和32.36%。
以“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家庭卫生保健支出超过家庭年可支配支出一半以上)指标反映医疗保障承担医疗费用风险分担能力的变化。可以看出,1991年该指标为10.73%,预计到2015年达到13.02%,2020年将为14.27%。
即在既定保障水平下,随着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挑战了医保的费用风险分担水平,百姓就医公平性日益恶化。
“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用于反映政府财政支持程度的相关指标。1991年指标为22.8%,2013年达到30.1%。如果财政仍然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趋势,2015年预计达到32.09%,2020年预计达到34.07%,略低于40%的国际公认标准。
以“医疗机构的药占比”作为衡量药品市场是否有序的相关指标,可以看出,1991年该指标为59.68%,2013年为42.75%,预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40.84%和39.60%。
这就是说,一个收入20亿的三甲医院,至少40%的收入来自药品,即8亿为药品收入,如果取消15%的加成,医院将减少收入1.2亿元。
即在现有政策趋势下,“高价药易销”等市场混乱现象依然继续。
来源:
1、浪费型补偿机制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关键. 中青报
2、机构净收入与业务收入关系是医改求得突破的技术基础. 中国卫生资源, 2011.
3、补偿机制不变,现有医改措施将事倍功半. 中国卫生资源, 2015.
转载请标明: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