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1 23:42:5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6次
葛均波院士梳理了2014-2015年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研究。这些研究有的改变了心血管病相关指南,有的促进了专家共识的形成,有的反映了我国的国情。
葛均波 院士
在降脂领域,去年公布的IMPROVE lT研究十年结果证实,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应用非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治疗50例患者就有1例患者获益。葛院士表示,这是降脂理念里程碑的事件,开创了历史,首次证实非他汀类降脂药可改善临床预后。新型降LDL药物PCSK9单克隆抗体备受关注。葛院士认为,这是高危患者的降脂新选择,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C未达标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患者及脂蛋白明显升高者。
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去年SYMPLICITY HTN-3研究得出了阴性结果,即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术后6个月24小时动态血压未能达到预期。但今年全球SYMPLICITY注册研究显示,在真实临床实践中,RDN术后6个月可显著降低血压。DENERHTN研究也表明,RDN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日间动态收缩压有显著降低作用。在高血压领域,我国在H型高血压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发现,国人的叶酸水平普遍低于西方人,国人的遗传特性也与欧美人群存在差异,我国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压的基础上加上叶酸,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在STEMI血管重建策略方面,2013年公布的PRAMI研究发现,同时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在罪犯血管干预的基础上对非罪犯血管也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去年公布的CVLPRIT研究证实了PRAMI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另一项纳入22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近年来关注的重要话题还有PCI抗凝问题。有研究表明,比伐卢定在降低NACE方面显著优于肝素。葛院士认为,比伐卢定的获益来自于出血的减少,但在主要缺血不良事件方面并无益处。比伐卢定半衰期比较短,在术后继续应用30分钟到4个小时,既可减少出血也可减少血栓形成。
关于新型抗血小板药物,PEGASUS-TIMI54研究发现,对于有心梗病史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使用新型ADP受体拮抗剂并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长可以改善预后。关于药物支架时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程,2014年公布的三项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DAPT研究显示,延长双抗时间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和MACCE。ISAR-SAPE研究中,PCI术后双抗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净临床获益相当。ITALIC研究提示,第二代药物PCI术后双抗治疗6个月的疗效不劣于24个月。
葛院士指出,这三项研究结果不一致与入选人群、使用DES的种类等有差别有关,在临床上应个体化对待。
去年在心衰药物治疗的重大突破是LCZ696,这是第一个获得成功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胎酶抑制剂类药物。PARADIGM-HF研究显示,心衰患者在ACEI治疗基础上应用新药LCZ696,平均随访27个月,心衰住院及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降低,每治疗21例患者就有1例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