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十- 三- 三”: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模式

2015-11-27 00:14:1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1次

心肌梗死(心梗)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脏病急症,一般患者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但很多患者并没有足够重视,往往拖好几个小时才到医院,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


研究表明,心梗急性发作期每延误1 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下降7%~10%。急性心梗是心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占猝死的首位,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存亡,早期诊断、早期开通闭塞的血管是救治的关键。

目前急性心梗救治规范已经形成,并由中国医师协会发文形成了救治体系。但实际中,一般的流程是胸痛患者发病后自行到医院就诊或呼叫120急救车,运送至医院急诊后,结合床旁心电图和(或)心肌酶学结果,临床诊断后方考虑急诊介入或溶栓治疗。

按照指南,胸痛患者就诊至急诊血运重建的时间(D2B 时间)控制在90 分钟内。然而,目前仅有少部分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能在指南推荐的时间内得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美国NRMI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999-2002 年接受PCI 治疗的4278 例急性STEMI 患者,结果表明仅有4.2%的患者D2B 时间达到指南要求。

北京一项调查研究包括了506 例接受PCI 治疗的STEMI患者,结果表明患者的D2B 中位数为135 min,达到指南要求的仅为19%。我院从临床实际出发,利用信息系统从流程上进行了规范,建立了院前院内胸痛患者救治的“十- -三”模式。


“十”,时间,即时间保障或时间要求:接诊、会诊、心电图诊断十分钟;第一个“三”即:化验(快速心肌酶学检查)、CT 检查、运送三个30 分钟;第二个“三”即三个基本保障:场地保障(急诊专业场地)、信息化管控(时间点预警提醒)保障、团队保障(急诊科急救团队、心内科绿色通道团队、急诊- 放射科联动CTA 团队)。


与传统救治模式相比,这一模式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环节如心电图完成时间(23 分钟vs 9 分钟)、心电监护开始时间(29 分钟 vs 12 分钟)、心肌酶学完成时间(96 分钟 vs 28 分钟)、D2B 时间(114 分钟 vs 84 分钟)等均明显缩短。


目前急性心梗救治 D2B 时间达标率不理想,除了待家属决策等患方因素外,从急诊就诊至导管室的多环节仍有一些因素可以管控,发挥医方的主动性。我们采用系统控制手段,从多环节进行控制,可明显节约时间,对改善急性心梗救治有明显促进作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于学靖 徐亚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