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戒烟是哲学问题?【中国循环杂志举办临床戒烟研讨会】

2015-12-05 23:34: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2次

近期,《中国循环杂志》社举办了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加强临床戒烟工作研讨会。

阜外医院的医生临床工作比较忙,谈到戒烟,问了很多问题,也谈到了临床上对戒烟的认识误区。



杨院长的“三戒”比猪八戒要强

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他有著名的“三戒”:戒烟、戒酒和戒肉,甚至连鸡肉和鱼肉都不能能吃,他问这个做法是不是太不尽人情?


杨跃进


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是另一位主持人,他说,杨院长的三戒比猪八戒还是好多了。



吴永健


对此问题,湘雅二医院精神科郝伟主任认为,猪八戒不吸烟,但戒烟可能比“八戒”还要难。因为烟草的罪魁是尼古丁,尼古丁是精神活性物质,可产生快感,让人快活,减少痛苦,因此成瘾。




郝伟


Lancet杂志一篇文章对成瘾的药物进行了排序,成瘾排行榜第一名是海洛因,第二名是可卡因,尽管尼古丁不是一个毒品,但排到了第三名。

人终归是要折腾的,不折腾这个,就会折腾那个

郝伟说,人大脑有快乐中枢,人一出生,就会吃奶,长大后会谈恋爱,这都是本能,是快活中枢在起作用。

“饿了吃一碗红烧肉,我们快活;找女朋友快乐,也是快活中枢在起作用。”

而生物世界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着吃和繁殖,正是由于快乐中枢,个体和种族才能保存。所有的神经成瘾的物质,都能作为于快活中枢,使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水平能够上升。

作为研究成瘾的专家,郝伟对人性看来有深刻的理解。

他说,作为一个人,有三个愿望:快活多一点,痛苦少一点,能力强大一点,而“成瘾的东西都能满足你这三个愿望。”

不同的人对成瘾的东西是不同的。他举例说,比如购物、驴友,政治运动、争权夺利,“我们终归是要折腾的,你不折腾这个,一定会折腾那个。”他说。手机控、网络、赌博、购物狂等都是成瘾的类型。

没有最佳的抽烟支数

回到烟草上来,杨跃进有个问题,有人认为,只要一天保持十支以内,可能心血管的危险就会减小很多,那么有没有最佳的抽烟支数?

郝伟则认为,对于烟和酒这类消费品,世界卫生组织从来不推荐合适的量,因为“个体差异很大”,对于不能喝酒的人,半两都是危害的。而所谓的“适量饮酒”,可能是酒厂的托辞,因为这样“市场可以更大”。

成瘾就是明知有害却欲罢不能

为什么戒烟这么难?郝伟认为,80%以上的烟鬼都知道吸烟有害,100%的吸毒者知道吸毒有害,但就是戒不掉。这就是“明知有害欲罢不能”,是一种失控:吸烟很快乐,不吸难受。

难受就是“戒断症状”,为摆脱戒断症状,烟鬼又不得不抽烟,酒鬼不得不去喝酒,吸毒者不得不去吸毒。

来自武警总医院的魏玉杰教授说,吸烟其实就是奖赏,“就像女同志购物、看电影是一样的,买了东西很高兴,很愉悦,吸烟也是这样。”



魏玉杰


魏玉杰说,抽烟的时候,尼古丁作用于大脑,刺激释放多巴胺,让身体觉得抽这根烟很舒服,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机理就在这。

但如果不抽烟,尼古丁浓度下降,多巴胺水平随之下降,快感、满足感消失,就会吸第二根,周而复始,这些就是烟的成瘾。

雷锋做好事也是成瘾的一种表现

谈到这里,杨跃进担心的问题来了,如果都戒烟了,但因为很多中国人没有自制力,这些人会不会去吸毒。

郝伟说他有一个同事,又喝酒,又抽烟,又爱嚼槟榔,又喜欢吃,肥胖。结果患了冠心病,放了三个支架,不敢抽了,也不敢吃了。

医生让他运动。结果他就一天走五万步。“只要一没事就在医院大院里暴走,就像一个疯子。”

郝伟说,这实际上他用一种上瘾替代另外一个上瘾。运动也是上瘾的,与吃、喝酒和抽烟一样,也是上瘾的。

这其实又是一个哲学,郝伟认为,“这种上瘾能够对社会有益,对自己有益。”

他有一个病人吸海洛因,戒掉后变得特别喜欢助人为乐,奋不顾身的助人为乐。

从这个角度说,“雷锋做好事是成瘾的,王进喜也是成瘾的。”郝伟说。

郝伟指出,成瘾者的行为有冲动性,伊斯兰国家实行戒酒,但还有5%到10%的人在偷偷的喝酒。搞不到酒,就喝香水,因为香水主要的成分是酒精。“成瘾者会不择手段,社会禁烟,也禁不掉的。”

烟民还往往控制不了吸烟的剂量和频度。有些人一天要抽一包烟或者是两包烟,抽五支行吗?

不行。非要过瘾不可。如果喝酒上瘾,那他必须喝到量,喝两口不行,还不如枪毙了他。这也是一种失控。

酒真的不能活血化瘀

杨跃进院长也觉得,劝戒病人也不能太苛刻。他后来对病人说,可以喝一点红葡萄酒,白酒二两问题不大,酒可能还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郝伟则认为,“酒实在不能活血化淤,真的不可以”。喝酒可以使冠状动脉痉挛,好多喝死的人都跟这个有关系。白酒一两就足够了。如果有问题,真得戒。

阜外医院党爱民教授则追问酒精引起冠状痉挛的机制。



党爱民


郝伟说,酒可以能够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兴奋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受体,使血管收缩。喝酒后心率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杨进刚医生则补充,喝一点酒就脸红的人尤其不能喝酒,脸红其实就是中毒,喝酒脸红的人都是高危病人。

郝伟举了个例子,他的同事前一天晚上喝一杯啤酒,第二天还能闻到酒味,这证明酒精没有代谢掉,这是最危险的人。所以“脸红的人不要拼命喝酒,损伤太大了。”

抽烟预防老年痴呆?那是因为吸烟的人死的早

杨跃进的另一个问题是,说吸烟预防老年痴呆有帮助吗?

郝伟说,抽烟的人大部分死的早,还没到老年痴呆的时候,就死了。

他也介绍,治老年痴呆的一些药物增加认知功能,与乙酰胆碱有一定关系,尼古丁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理论上是能益智,但这是比较弱的证据。

冲动性、好奇,要求立刻满足,是成瘾的共同特点

郝伟介绍,成瘾的人约占人群的5%左右,主要与素质有关系。

首先是遗传。其次与性格有关,有冲动性,很好奇,要求立刻的满足,是所有成瘾的共同特点。

“我要快活就要立刻快活,要得到什么东西就立刻得到,不能延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性格特点。

冲动性也是一个特点,“他可以不顾一切,听说过吸毒挺上瘾,我试一试,我好奇,我冲动,也是一种性格特点。”

郝伟介绍,尼古丁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两小时。所以,成瘾的人在晚上睡几个小时后,尼古丁浓度降低,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抽烟。甚至可以不刷牙,不洗脸,不穿衣服。

尼古丁的戒断症状包括焦虑、烦恼,坐立不安、想吃东西,睡不好。吸烟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很快升高。但尼古丁贴片起效比较慢,病人不能得到满足,现在用的就比较少。

杨跃进问吴永健为什么没学会抽烟。吴永健说有一次抽烟,结果吸完后全身哆嗦。

郝伟说那是典型的烟草的急性中毒,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

社交是烟草成瘾的始动因素

郝伟介绍烟草能不能形成依赖,有很多因素。但始动因素是社交,看别人抽,自己开始抽烟,自己快活后,剂量逐渐增加,之后产生依赖。

因此戒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心理帮助。“如果没有社会心理的支持,即使服用戒烟药物,效果也不会好”,他说。

吴娜琼医生介绍,他父亲以前的吸烟量也非常大,20年前因为高血压,有一些症状,当时她当护士的姐姐,非常严肃的说,必须把烟戒掉。后来她父亲20年来一根烟都没有抽。去年冠脉CT显示血管非常好。



吴娜琼


杨跃进感慨,还是女儿说话管事,儿子劝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结果。

郝伟认为,在戒烟过程中,医生的干预非常重要,即使是两分钟的劝告。

但他遗憾的是,医生往往忽视了患者的动机,“一个成瘾的人不想戒,谁都没有办法,除非你把他杀了。”

这就涉及到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医生对患者的支持、理解和督促,都能增加患者戒烟的动机。

他强调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戒烟也好,戒酒也好,戒毒也好是很难受的,不会很快活的。”

他说,辅助的戒烟方法,绝对不是关键作用。含尼古丁的戒烟糖,和辉瑞公司的伐尼克兰等只起到了“帮忙”的作用。

党爱民也认为,本人的意愿很重要,她的一个病人一天抽三四包烟,但现在被诊断下肢动脉疾病,自己很害怕被截肢,然后就强迫自己完全戒烟,虽然也很难受,但没有像吸毒戒断那么难受。

魏玉杰则说,药物、心理加上行为三个联合起来才能成功戒烟,单纯用药,或仅仅口头告诫,成功率不高。

对戒烟复吸的人不应太歧视

阜外医院陈旭华医生的问题是,对于已经上瘾的患者,反复的复吸,再戒断的话,躯体对烟草的依赖会不会更重?



陈旭华

郝伟认为,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戒烟后复发后,戒断症状可能加重,估计三分之一的病人有这种现象。

但也需要换一种角度看,戒烟后又复发,在医生的帮助下可以找到复发的原因。在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实际上就获得了经验。

郝伟认为,知道要戒烟,但是屡屡失败,屡战屡败,这是吸烟者的失控的表现,我们要理解这些。

因此,“我们对戒烟、戒毒复吸的人不应太歧视,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每复发一次,实际上经验就多一次,只要想戒烟,就一定能成功,所以一定要有信心。

注意防范戒烟后变胖

杨进刚医生担忧,有些人戒烟后,吃的多,结果血脂升高,体重增加,风险反而升高了。



杨进刚


郝伟说,尼古丁抑制食欲,没有了尼古丁,有些人开始吃的多。所以戒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控制体重,控制嘴巴。对于漂亮的女性更重要,胖了比抽烟更丑。

当然,变胖也可能是戒烟者的一个借口。上瘾的人都是有借口的,用一大堆的借口来维持面子,维持成瘾行为。

“我长胖了,我多吃了,我睡不着,”终归是一大堆借口恢复他的成瘾状态。而且,“所有的成瘾人都是这样,毫无例外。”

哪些人容易胖呢?郝伟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看,目前是否肥胖,胖人以后会更胖,肥胖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因素。

戒烟后抑郁?其实不太容易判断因果关系

谈到戒烟,每个人似乎都遇到麻烦事。

吴永健介绍了一个放射科医生,做完支架后,有强烈的戒烟意愿,但戒烟一个月左右,一下子觉得身体垮了,非常焦虑,不停的给他打电话,一活动就胸闷,呆着也不对劲。

还有一次吃饭以后突然低血压了,有很多的主诉。但他吸一支烟后,感觉很好,比吃药效果还好。

后来四处去求医,最后给他被诊断为抑郁状态,吃了将近一年的抗抑郁药,最后也成功戒烟了,也不胸闷了。

郝伟点评,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有些东西,我们自认为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很难判断。患者放完支架后抑郁,有人认为是疾病打击,与做手术有关,也可能认为与戒烟有关。

而且,郝伟认为,抽支烟感觉好,也不一定就是能证明是戒烟的问题,因为抽烟本身就能够提高情绪。

因此,“该不该戒烟是一个科学问题,吸烟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戒烟。”对于个体层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办法说的很清楚。

要赚钱还是要健康?要短期快乐和远期的痛苦?

杨进刚讲了一个观点,是要戒烟,还是吸烟,是一个选择。

他说,戒烟谁最受益,是个人,但损害的整个利益链条:种植烟草的人、卖草的人,医院的病人增加也是利益,得病的人多,各行各业都繁荣。但这是虚假的繁荣。

根据PURE研究最新数据,越穷的国家烟草卖的越多。最穷的国家烟草广告费用要比发达国家高出80倍。

他说,因为穷,要生活,要生活所以他就要卖更多的东西,要卖烟,要吸烟,要种烟,这是一个利益链条。

要从根本上减少烟草带来的伤害,仅凭医务人员是不够的,粗暴的关掉烟厂也不大可能,这是一个社会工程。“社会要给烟草相关行业转型的帮助,否则受的抵制会非常大。”

他说,在社会把赚取利润作为首位,而不是把健康作为评价的指标,就不能达成“戒烟”共识,戒烟工作无法做好。

因此,这是“赚钱”还是“健康”的选择。

郝伟认为,有些搞戒烟的大夫,看到吸烟的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杀了,这很不人道。

成瘾的东西都都能使人更快活,更少的痛苦,自己感觉更强大。

但是,“快活的后果不能是痛苦。”他说,这是短期快活与远期痛苦的哲学关系。

杨跃进说,“在生死面前,烟还是能戒的,最重要的是生存,而不是抽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