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1 16:05:3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指南的更新,最让人关注的是“更新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就在本刊中谈了几点2015年《ESC感染性心内膜炎管理指南》与2009版ESC旧指南,和2014年我国制定的相关共识相异之处。
他认为,2015版ESC新指南体现的一些新理念很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首提“心内膜炎团队”
李新立认为,“心内膜炎团队”理念的提出是新指南最大的亮点。
而研究也表明,由“心内膜炎团队”联合制定的方案对瓣膜性疾病进行管理,可使1年死亡率从18.5% 降至8.2%。
“心内膜炎团队”包括初级医疗保健、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微生物学、感染病、神经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
之所以建立“心内膜炎团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该病非单一疾病,是可累及多系统的复杂病变;二来并在经典诊断方法基础上,强调整合应用多模式影像学防范来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率的整个过程,需要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实施;三则半数患者需外科治疗,因此与外科团队及早沟通很重要。
外科干预时机更加灵活
既往强调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至少4~6 周,新指南则调整为自体瓣膜感染赘生物形成后抗生素治疗2~6 周,外科可根据临床情况灵活及早行外科干预。
另外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脏毒性且无临床获益,新指南不再推荐其用于葡萄球性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李新立介绍说,此外,随着器械的广泛置入、静脉吸毒人群等增加,右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人群在增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避免误漏诊。
此外,他强调,我国基层医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认识不足,误诊和延迟诊断率较高,尽管我国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相较冠心病、高血压等较低,但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
来源: 李新立. 2015 年《ESC 感染性心内膜炎管理指南》的启示.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suppl 2):35-36.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文章中微店“书香门第”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