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23:27:5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9次
冠脉穿孔是冠脉介入治疗少见但可怕的并发症,发生率0.12%~0.93%,死亡率7%~14%。大多数情况下,冠脉穿孔至心包腔,可能导致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但少数情况下,可能穿孔至心脏的解剖腔室,河北医大二院的谷国强和崔炜等在 Cardiovasc J Afr杂志上报道了1例封堵冠脉穿孔至右心室并成功处理的患者。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9岁。主要间断胸痛5年,加重3天入院,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入院化验检查正常,考虑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冠脉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异常,前降支中断可见80%狭窄,对角支从病变处发出,并且对角支较前降支粗大,回旋支及右冠脉可见斑块。
经与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后,决定行前降支PCI,因为对角支较前降支粗大,决定将支架从前降支至对角支植入,前降支远端导丝保护,支架植入后行对吻扩张,扩张后发现前降支远端可见造影剂溢出,考虑为冠脉穿孔。
患者无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反复检查心脏超声未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因为导丝无法通过穿孔部位至血管远端,所以应用球囊压迫穿孔近端,反复压迫无效后,应用弹簧圈将穿孔血管封堵。
讨论
冠脉穿孔发生率低,但是死亡率高,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和冠脉穿孔有关的因素包括女性、高龄、CTO病变、钙化病变、切割球囊和旋磨的应用等。根据造影结果冠脉穿孔分为三型:Ⅰ型, 向管腔外火山口样膨出,但没有造影剂溢出;Ⅱ型, 心包腔或心肌染色;Ⅲ型, 穿孔直径大于1 mm,造影剂溢出,在Ⅲ型中有一个特殊分型,即ⅢCS,表示穿孔进入解剖腔室或冠状窦。不良预后与分型有关。
冠脉穿孔的治疗包括逆转肝素作用,停用GPI,输注血小板,心包穿刺引流,长时间球囊压迫,覆膜支架,注入无水酒精,弹簧圈栓塞,急诊外科手术等。
本例患者的特点是生命体征在整个3小时左右的处理过程中一直平稳,没有心包填塞的征象。虽然反复球囊压迫大概1小时,但是大概有2小时可见血液快速从冠脉内溢出,整个过程的超声心动图监测,未发现液体进入心包腔。冠脉造影的结果显示收缩期心底部可见造影剂溢出,舒张期消散。
综上所述,考虑本患者穿孔类型应该是ⅢCS,即穿孔进入了心室。我们考虑穿孔到了右心室,原因如下:(1)溢出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可以见到,这符合冠脉与右心室之间的压力阶差,如果穿孔至左心室,溢出应该只会在舒张期看到,因为在收缩期,左心室的压力大于冠脉远端的压力,会导致溢出暂时停止。(2)从造影左前斜的位置观察,溢出部位符合右心室。(3)造影剂的流动速度与右心室接近,明显低于主动脉血流速度。
患者穿孔的原因可能与亲水涂层导丝的应用及穿孔部位之前的特殊“V”形解剖结构有关,所以对于高龄女性,血管迂曲的患者,应用亲水涂层导丝需小心操作。
在治疗方面,球囊压迫不成功,覆膜支架没有考虑使用,因为血管直径过细,虽然考虑穿孔至右心室,但是出于安全原因,我们还是应用弹簧圈进行了栓塞,此例患者没有考虑使用明胶海绵,因为顾忌可能引起肺栓塞。
弹簧圈治疗穿孔的近远期效果都是理想的,但对于此例患者,这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如果确认穿孔至右心室,密切观察,不进行处理,可能会减少因栓塞导致的心肌坏死。
本例患者没有应用GPI,所以不存在停用的问题。我们也没有逆转肝素的作用,因为顾忌冠脉内血栓形成的可能,以及患者情况稳定,没有心包填塞的表现,有专家建议,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肝素逆转,我们觉得这是有道理的。
(谷国强)
来源:Gu G, Zhang J, Cui W. Treatment of right ventricular perfor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rdiovasc J Afr, 2015, 26: e4-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