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为何不能对医生爆粗口?以色列研究揭示真相

2016-01-13 20:18:0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4次

以色列一家儿科医院工作的医生们今天很是郁闷,因为有一位来自海外的、素未谋面的专家居然对他们的工作嗤之以鼻,还甩了两句“如此医疗质量一点让人没有好印象”,而且说像他们这样的医生如果在这位专家的医院都呆不了一个星期。

粗鲁之言还不止于此,他最后还火上浇油地表示“我可不敢在以色列得病”。

他的无礼、粗鲁带来的伤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医生们身上,而是还转移到患者身上:一位医生差点给小患儿治疗错误,导致非命。

这些在医院很常见的桥段,其实是一项试验,并且已发表在Paediatrics。当然,这位粗鲁、无教养的海外专家的出口成“脏”也是经过专门的心理学专家设计的。不过现实中,这些出口成“脏”也确实常见。

这项研究为了观察这种粗鲁无礼对医疗质量的影响,还让这位海外专家变脸对另外的其他医务人员表现礼貌,作为对比。

“这项研究展示,粗鲁无礼会伤及患者安危,尤其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会酿成大错。”研究者表示。

研究者指出,当一个人遭遇他人给予的粗鲁无礼,就会分心,从而对工作不能够专注。

“教养就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曾有这样一句话在网络上流行。而这项研究无疑再次强调了友好待人的教养问题。

研究者指出,不论是医生间还是医护间,作为同事应该彼此善待对方,才能更好地关爱患者。“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生苦短,何苦为难他人,让自己丑恶?

来源:Being rude to doctors could have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for patients,study finds. Daily mail. January 7 2016.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