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23:04:3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2次
就我国当前医疗条件,并非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都能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多数患者还有赖于静脉溶栓来获得再灌注治疗。但近期阜外学者蒋立新等进行的China-PEACE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过去十年,在无条件进行PCI的医院,静脉溶栓状况不理想,适宜接受静脉溶栓的心梗患者大多并未从中受益。
研究发现,九成患者使用的是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充分的尿激酶(图1),而且还存在溶栓药物使用不足、就医延误、剂量不够等多种因素。这些都消减了静脉溶栓的益处。
图1 2001年、2006年、2011年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条件医院静脉溶栓治疗使用的药物类型(a)和剂量(b)
研究还发现,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死亡或因病重自动出院的患者死亡率为8.6%,而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为14.4%,在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没有下降,OR=0.93(95%CI:0.69-1.26)。
静脉溶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没有缩短(12天 vs 10天)。
而且研究还发现,在以上3个时间点纳入的5306例心梗患者中,静脉溶栓比例占23%。
此外,在这5000余患者中有53%是在症状发生12小时入院,这53%的患者中又有八成人适宜接受静脉溶栓,但却最终有49.5%的人接受治疗。而且,几乎所有溶栓患者均入院后才接受治疗,无一人在救护车转运期间接受静脉溶栓,5000余人也仅有4.9%在急诊室溶栓。
研究还显示,虽然在2001年、2006年和2011年3年中,静脉溶栓率逐步增加,分别为45.8%、49.7%和53%,但仍然较低。
研究者认为,造成静脉溶栓治疗率较低的主要障碍还是治疗太晚失去再灌注机会,这个是患者因素和医院系统流程因素的综合问题,后者如从急诊室到入院的时间存在时间停滞。
在这项研究中,除了少数在急诊室接受溶栓以及错过适宜溶栓时机者,余者从发生症状到接受溶栓平均时间在2001年为240分钟,2006年为210分钟,2011年为190分钟;从入院到接受溶栓治疗的平均时间在2001年为40分钟,2006年为50分钟,2011年为35分钟。
此外,高龄、有心梗史以及症状出现多于3小时后入院的患者,均不愿意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适宜静脉溶栓而没有溶栓的原因还有医生的顾虑,比如担心脑出血等安全问题。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尿激酶的使用。尿激酶具有便宜无免疫原性可反复使用等特点,且被中国指南所推荐,但欧美并不推荐。而且之前在中国人群开展的研究显示,对于动脉梗死性疾病,尿激酶的溶栓效果要次于阿替普酶。研究者认为,今后有必要开展临床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估尿激酶对STE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这项全国性大规模研究添补了目前的空白,也为今后提高心梗救治医疗质量提供了依据。
该研究结果,也是China PEACE中急性心肌梗死回顾性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该研究通过两个阶段的随机抽样,分别对2001年、2006年和2011年相对应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13家、107家和90家无条件行PCI医院中5306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分析。
这些医院多为乡村医院,该研究纳入的,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在这些不具备行PCI条件就诊的心梗患者分别为1435例、1839例和2300例。最后经过排除不符合研究的患者后余者5306例。
来源:Jing Li, Xi Li, Joseph S Ross, et al. Fibrinolytic therapy in hospitals withou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pabilities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China PEACE-retrospective AMI stud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 Jan 2016; 10.1177/2048872615626656.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