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22:32:5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2次
在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公布了2015年全国心律失常介入数据。他指出,虽然整体而言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稳步上升,但与亚太地区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有明显差距,此外质控方面也尚需进一步加强。
起搏器植入量逐年增长
据省市质控中心统计数据,2015年起搏器植入量为65697例,较2014年上升了10%。而器械厂家搜集的数据为73025例。
张澍指出,鉴于卫计委质控系统在调整,近期存有一定漏报现象,此外,较多二级医院还不能上报到系统中,因此厂家数据或更为准确。
所植入起搏器中,单腔起搏器占31%,双腔起搏器占69%。其中,江苏省(9137例)、上海市(5470例)和北京市(4923例),起搏器植入量最多。
此外,2014年数据显示,与亚太地区百万人口起搏器植入量前三甲的新西兰(496.6例)、日本(453.1例)及台湾(204.4例)相比,中国大陆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仅为44.3例。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量上升
2015年ICD植入量为2759例(厂家数据3125例),较2014年上升18%。
其中,一级预防占42%,二级预防占58%。浙江省(331例)、广东省(313例)及江苏省(208例)植入量最高。
同起搏器植入情况相似,与亚太前三甲新西兰(138.3例)、日本(45.8例)及台湾(19.8例)相比,中国大陆地区相去甚远仅为1.7例。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量较2014年增长9%
2015年植入量为3003例(厂家数据3510例),较2014年增长了9%。其中,CRT-D、CRT-P 分别占57%、43%。植入CRT量最多的是,浙江省(389例)、江苏省(353例)以及军队医院(296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CRT植入量也在每年增加,但与日本(34.6例)、台湾(8.9例)及韩国(3.9例)还有所差距,中国大陆地区为2.0例。
导管消融较2014年增长10%
导管消融量稳步上升,2015年全国进行导管消融11 1092例,较2014年增长10%。北京市(12354例)、浙江省(9326例)及江苏省(9098例),消融例数最多。
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增长较快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于2014年3月在中国批准上市。上市当年,全国14省34家医院共植入WATCHMAN封堵器178例。
2015年,23个省份的73家医院共有571例WATCHMAN植入,成功率高达99%,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5%,其中大部分为房间隔穿刺并发症。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3家医院在进行WATCHMAM植入,共植入962例。
来源:改编自“心在线”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