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20:59:5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8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莉等进行的全国急性肾损伤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急性肾损伤患者中71.6%在患病前或发生肾损伤过程中具有潜在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史。药源性肾病已成为我国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源性肾病除了考虑药物本身肾毒性强弱、剂量、给药持续时间、给药方式、剂型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外,还应评估患者易感因素,及时纠正循环容量不足或低蛋白血症、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避免肾损伤药物协同应用等,尽可能防范药源性肾病。”杨莉指出。
抗生素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首因
在各种导致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中,抗生素居首,约占30%~40%,其次为利尿剂、中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此外,质子泵抑制剂、新型抗肿瘤药物以及造影剂也是重要的引起肾损伤的药物。
慢性肾损伤的药物,有研究表明,解热镇痛药累积用量达到2000 g者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约为未服药人群的4倍;马兜铃酸Ⅰ累积用量达到0.5 g者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为未服药人群的5倍以上。
常见药物损伤肾脏机制
药物可通过以下机制导致不同类型的肾损伤:
⑴ 肾脏低灌注:大量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钙调素抑制剂等均可导致肾小球灌注减低。
此类肾病在早期仅为肾功能改变,及时停药改善肾脏灌注,肾功能即恢复;若没及时处理,会发生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⑵ 直接或间接毒性损伤:常见直接导致肾小管毒性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多种中草药(如含马兜铃酸类中药、雷公藤、斑蝥、雄黄等)。
利福平、葛根素注射剂等可致血管内溶血,他汀类则通过引起横纹肌溶解,从而间接对肾小管产生毒性损伤。
⑶ 肾性梗阻:磺胺类抗生素、阿昔洛韦、甲氨蝶呤等可在肾小管管腔内形成结晶,堵塞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导致急性肾损伤。
⑷ 免疫介导损伤:常见药物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肼屈嗪、苯妥英钠等。
⑸ 血管内皮损伤:此种类型的肾损伤较少见,临床表现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可致此类肾损伤的药物有环孢素、他克莫司、奎宁、氯吡格雷、丝裂霉素、吉西他滨等。
此外,各种药物导致的慢性肾损伤也较易忽略,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慢性细胞毒性或/和慢性肾缺血性损伤及致纤维化效应,以及慢性肾小管功能障碍。
来源: 杨莉. 关注肾源性肾病及其防范.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6, 18: 2-3.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